时间:2021
地点:广东广州
设计阶段:已建成
建筑类型:教育建筑
学校的风格延续广雅一脉相承的岭南学府风貌,红砖黄瓦白玉凭栏,传统材料现代砌筑手法搭配简洁的现代建筑语言,传达古今结合兼容并济的设计理念。
设计的重点是在有限的空间资源上创造出更多样、更有趣的校园空间,让学生喜欢上校园。
校园不是单一的只有学习,更是生活是成长和思想的启蒙。此次设计有效地打破空间壁垒,促进教学、生活、活动、主题景观这些不同功能之间的交融并合,促进了学生间有趣多元的交流互动,是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对开放教育的深度赋能。
时间:2021
地点:深圳
设计阶段:已建成
建筑类型:城市更新
在清平古墟二期的更新中,我们不单遵循“点状更新”的模式,同时注重强调与物业及运营团队的紧密配合,在物业权属分散的情况下,制定“一户一策”的运营策略,确保在历史传承的基础上进行空间改造,同时结合当代城市生活的需求,提出针对性的改造方式并予以实施。
在风貌塑造与创新设计的博弈中寻找平衡点,跟据每栋建筑的年代、现状情况、结构特点、主要用材、运营定位等方面,综合考虑设计方案,坚持保留古墟作为一个历史断面的总体特征,保持古墟的建筑多样性和经营活力的注入。
时间:2021
地点:佛山顺德
设计阶段:方案设计竞赛
建筑类型:教育建筑
设计师提出“自然开放、多元共融”的设计理念,包含以下三方面 “最大化自然环境用地”、“ “垂直树林”让自然“进入”建筑”、“ 5个“非典型”学习装置”。
在这里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同学和老师们能自由地穿梭和交流,为多种活动提供理想的空间,表达多元共融的学习理念。
在自然的怀抱中生活与学习,鼓励交流,多元共融。一起践行“全面育人”的教育梦想。
时间:2021
地点:广州石井
设计阶段:完成
建筑类型:居住
广客一号仓公寓原为广州汽车集团客车厂一号车间,原车间为多跨单层钢结构厂房,此次改造设计截取了其中三跨作为公寓功能,其余的空间将用于办公及商业。原厂房中有数条用于组装客车的铁路轨道,沿着这些旧日的铁路轨道,建筑师在13米层高的超大室内中庭创造了一条能直通中庭顶部的空中环形步道,就像铁路轨道延伸到了空中一样。
在中庭的上空,建筑师利用原有吊车梁承重,置入悬浮玻璃盒子空中餐厅,围绕空间步道布置开放式咖啡厅、小剧场、小酒吧、自助商店及共享办公区,这些设施将向公寓住户开放。高大的中庭空间与厂房钢结构呈现出独特的工业美学,让公寓产品具有不同的居住体验。工业厂房改造设计的优势是大面积使用装配式建筑构件。利用现有厂房钢结构进行适当加固处理,新植入的标准模块化钢结构与其共同组成公寓主体结构体系,内隔墙使用轻质复合墙板,可现场切割快速安装,同时满足隔音及耐火要求,节省施工时间。
时间:2021
地点:深圳
设计阶段:概念设计竞赛
建筑类型:教育建筑
本设计希望达到以下目标:
寻求新的教学空间组织方式。把普通教室和选修教室组成教室合院组团,把专用教室、合班教室等组成专用合院组团;再把两种合院组团组成便捷空间拓扑结构,从班级到各选修、专用教室要么是在隔壁院落、要么在上下层院落。教学区形成了短距离、高效的、与露台平台相接的结构,也为走班模式做基础。
创造更多的平台空间。院落布置采用退台式,为教室争取更好的采光,以及提供户外平台,同时院落之间形成公共平台,这为课间10分钟、课余时间提供很好的学习及交流场所。
建筑形成与山水环境适应的简单易读的形体。同时保持城市与水体的空间通廊,场地原为山脉,因采矿形成山体缺口及水面。通过建筑南北两端顺应山体,并保持东西向空间通廊,为校园建筑提供了良好的视野及活动空间
由绿田建筑策展的“建筑师的椅子”,邀请了十多位活跃于广东地区的先锋设计师设计制作16把椅子。旨在探索材料与功能以外的跨界设计可能性。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时间:2019
地点:佛山顺德
设计阶段:方案设计
建设类型:公共建筑
自梳女博物馆扩建选址于冰玉堂门前一栋五层旧民宅。
旧时女性出嫁时,由母亲为其束髻,而“自梳”则是不嫁的象征。当时女性地位低微,唯依附夫家而无自主。自梳女不甘于礼教的不公,不需旁人的施舍,投身于蚕丝业,或远赴海外而为佣人。多年在外漂泊,晚年时她们回归故里,冰玉堂就是她们共同的家。自清末至今,顺德地区共400多位自梳女,仍在世者已屈指可数,其故事已成历史。
自梳女的故事多少带点悲剧色彩,但建筑师认为自梳女是近代本地女性摆脱礼教束缚、自力更生、勇于开拓的精神代表。希望通过博物馆的扩建,向人们传达这个群体、这段历史所蕴含的积极内涵。故此博物馆的定位为“具有国际视野、具高水平策展和社区研讨功能,传播本地区优秀文化、艺术作品,是该地区不断创新、追求卓越、勇于开拓的展示窗口”。
时间:2019
地点:深圳
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
建筑类型:公共建筑
基于古建筑保护及城市更新等新的发展理念,新桥街道致力将清平古墟等古村落打造成深圳西部发展的新引擎。以电影及文化创意产业为主题,配套以新型的社会服务业。
如果把厂房框架遗址所在地,及其后重新设计的建筑物,抽象为古墟与村落的入口古树及公共空间,成为改造后古村的新的村口象征,形成新的公共交流的场所,那么这里将是“村头大树”这个概念的新载体。
把加建的建筑体量置于现有框架遗址之上空,并与框架形成一种咬合的关系,能最大限度保留现有建筑及碾米机遗址。首层的架空部分保证了古村的轴线不被新建筑所隔断,同时能形成新的公共空间,能举行各种临时性的公共活动,如恢复定期的墟市市集、艺术展览等。中间层建筑实体,作为影视主题产业的发布中心及会议展览场地。屋面平台加以利用,与首层架空空间一样开放给城市,作为咖啡店及眺望古村全景的平台。 |
时间:2017
地点:浙江安吉
设计阶段:完成
建筑类型:休闲
本项⽬是绿⽥建筑与华南理⼯⼤学团队共同参与的2017年全国⾼校⽵建筑设计竞赛的参赛作品,设计图和模型由华南理工大学团队绘制。在有限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合理配置建设资源,包括现场场地、⽓候⽔⽂、建造材料、建造⽅式,以及有限的预算等;协调业主⽅、施⼯团队等多⽅的诉求,把这些因素都统筹在我们设计团队的建筑学视⻆下,交出⼀个最终的答卷。
设计团队:
华南理工大学
指导教师:钟冠球
参赛学生:朱嘉懿,余光鑫,徐赫言,张文豪,林健成,陈崇文,张书培,凌乐,黄悦,郑凯翔
绿田建筑:邹嘉盟
时间:2018
地点:佛山顺德均安镇
设计阶段:在建
建筑类型:公益
沙浦村粤剧艺术活动中心由已经搬迁的原沙铺村幼儿园改造而来。沙浦村位于顺德均安镇,本项目属于沙浦村一系列改造计划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粤剧艺术文化在均安这一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当你漫步于村落当中,这种艺术氛围是扑面而来的,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粤曲爱好者。
原幼儿园建筑位于沙浦村的核心地段,三条小河汇聚于一个方形的开放水域。原建筑为三层外廊式布局,建筑平面在中部略微转向,
与紧贴于其南侧的两层高建筑形成一个小小的开口,作为原幼儿园入口区域。从现状分来看其建筑的形态选择可以说是“因地制宜”式的自由生长。
南侧的两层建筑物也是废弃建筑,如果将其拆除我们将获得一个相对开阔的广场空间。那么原幼儿园建筑将完全露出其南侧的外立面。形成“建筑-广场-水面-河流”这样的格局。
时间:2017
地点:广东河源
设计阶段:建成
建筑类型:公共 休闲
广东北部的山区乡村,仍保持着优美的自然环境,开阔的田野、延绵的远山。在这个环境中,我只有一个单纯念想,就是要让自己充分地沉浸于田野里,同时能够登高望远,极目远眺。这个位于河源连平醒狮村观景平台就是如此单纯的构筑。入口的功能是休息亭,穿过筒状的内部,登上楼梯尽头的观景平台,豁然开朗。整体造型简单明了,简单的几何构造,却戏剧性的突然翘起,像是要失去平衡:她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而当你身在其中,却能够感受到自然环境的怀抱。
时间:2016
地点:佛山顺德
设计阶段:设计竞赛
建筑类型:教育
我们总是希望把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给予我们的孩子,这是人们最朴素的愿望。相较于直接的教授文化知识,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养成对学习的兴趣、对本地历史文化、对美好事物的感受显得更加重要。
院子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的重要特征,在珠三角建筑中呈现出自身的特殊性,从传统的书院、私塾,到宗祠及岭南园林,院子始终是组织建筑空间的重要元素。设计中试图把小学阶段的每个年级独立形成一个一个院子,孩子们在院子里学习,呈现出一种安静的、内向的学习氛围。而院子与院子之间是院墙和连廊,它们围合成另一个院子,不同年级的孩子们在这里不期而遇,在这里嬉戏玩耍,尽情交流。游廊和院墙把各个年级的院子自由地联系在一起,打破了以往学校封闭的形象,形成真正的校园。桑基鱼塘是珠三角水乡人文地貌的重要特征,即使是本项目的基地,也具备这种特征。把这种本地的重要文化特征融合到校园设计中是本设计的一项重要原则。
在各个年级院子与游廊所围合的内院中,我们期望以一种农田的形式呈现,重现珠三角桑基鱼塘的风貌特征。师生们在这里种植水稻、瓜菜,以及本地土生的农作物。这些农田既可作为绿化景观,又能让师生们体验农耕农作,所出产的作物也可以作为收成食用。
时间:2015-
地点:广东佛山
设计阶段:方案设计
建筑类型:商业综合体
项目位于佛山南庄,是集公寓、酒店、城市商业、办公于一体的综合体。设计的重点是确保各功能区使用者的使用体验,以及如何为业主争取商业回报的最大化。我们相信这两者存在因果关系,必需先满足前者,才能实现后者。所以我们努力的方向并非盲目地追逐和跟随市场,而是从用户出发的体现性设计。作为项目的设计顾问团队,我们对整个项目的规划、建筑、立面设计,以及各个方面为业主提供了一系列富有价值的建议。
时间:2015--
地点:佛山顺德
设计阶段:方案设计建筑类型:农业
地点:佛山顺德
设计阶段:方案设计
建筑类型:公益 居住 展览
地点:佛山
设计阶段:建设中
建筑类型:餐饮娱乐
地点:新疆塔城
设计阶段:概念设计
建筑类型:商业综合体
项目基地呈三角形,设计概念尝试把基地的形态特征应用到建筑上。这种特质并非简单的立面装饰性的符号设计,而是作为一种建筑的结构形式,它整合了建筑结构、建筑立面及幕墙设计,是建筑与结构、建筑与构造的结合。
时间:2012
地点:广东佛山
设计阶段:概念设计
建筑类型:教育
在用地条件较为宽裕的情况下,本设计尝试打破通常的校园建筑,尤其是幼儿园的建筑形象及建筑体验方式。通常校园建筑呈楼层式的建筑层叠,每层的建筑布局基本一致。对于幼儿来说,是否可以提供更丰富、更有趣的建筑空间或建筑形象,激起幼儿亲自体验建筑空间的意愿,并从中发现建筑,发现探索的乐趣。于是幼儿园的建筑分为两层,首层是经过精心安排的“自由蔓延”的空间,是各班的活动室、公共教室、行政办公及必需的后勤。二层的盒子是幼儿寝室。这些建筑空间被设计成不同形态、不同色彩、不同高度的“盒子”,被流动的空间串联起来,鼓励幼儿自由穿行,上下求索。建筑可以给幼儿一种全新的启蒙。
时间:2014--
地点:广东佛山
设计阶段:方案设计
建筑类型:居住
基地位于佛山里水农村,建造的目的是两个功能要求,一是提供一个短暂居住的居所,二是作为工作室使用。设计主要考量了周边环境及建筑空间如何更紧密融合的问题。建筑形态呈对角线的弧形体量,把基地划分出两个大的、及一个小的庭院。建筑的主要空间,包括起居室、工作室、卧室、卫生间均与庭院产生相互咬合的关系,并由此赋予了建筑非常独特的造型。
时间:2015
地点:广东英德市
设计阶段:建成
建筑类型:公益 农用
竹廊项目是由政府帮扶山区建设一揽子计划而生。赖屋开辟农田,在耕作间歇期种植油菜花,以此带动旅游经济,并推广当地农产品。竹廊作为配建的休憩、观赏设施,以及供村民摆卖农产品的场所,获得政府资助并得以实施。
从策划构思到建成使用,“在地性”作为设计的基本原则贯穿始终。我们并未期望以一种“传统的建筑语言”作为建筑的呈现形式,而是希望把整个建筑过程,包括材料选择、结构形式、构造工艺及其最终形成的建筑形态,均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活动产生关联。时间:2015--
地点:顺德南沙
设计阶段:方案设计
建筑类型:休闲 居住
在传统的珠三角乡村,人们的社交往来往往在祠堂发生,在工作之余,他们在这里讨论各种事务,或闲话家常。随着社会发展,乡村人员向不断城市流动,而这种趋势在近几年间发生了转变,城市人员又再回流到乡村。他们大多原本就是该地区的村民,以经济投资或回乡建房等各种方式回归农村生活。农村文化活动中心的设计就是这种回流的一种表现。它将不仅给农村带来新的建筑形式和类型,而且试图改变农村的业余生活模式,他们的社交活动将不局限于祠堂、公社,而可以有其他场所或方式。
时间:2015--
地点:顺德南沙
设计阶段:方案设计
建筑类型:休闲 居住
在一个有机农场里,LT Architects把一组废旧集装箱改造成小酒吧及旅馆。这组集装箱由5个箱体组成,包括两个40英尺箱及三个20英尺箱,箱体的组合形态已由业主自行放置完毕。
集装箱改造为建筑具备一些天然优势。首先集装箱由于采用钢质材料,有较好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同时也已经是具备围护结构的“建筑空间”。其次集装箱具有规定的工业标准,运输与装卸简便,缩短施工时间。时间:2014
地点:佛山
设计阶段:概念设计
建筑类型:商业 文化
对于商业建筑来说,往往注重“商业流线”及高楼层的可达性问题。此案中,我们试图通过两种手法来回应业主的要求。针对用地的情况,我们设置了单一开放内院,所有商铺围绕内院展开,与此同时,商铺之间及楼层之间形成错位层叠,给商铺流出大量室外平台,可供外摆或公共活动所用。顶层突然改变建筑形式,以一条自然的飘带环绕空中,以其独特的建筑形态作为空间焦点。其上是画廊、展厅,及高级cafe。置身其中可以俯览整个建筑内院。
时间:2016
地点:佛山西樵
设计阶段:方案设计
建筑类型:教育
设计的主要概念在于创造一个人与自然能紧密结合的活动环境。在建筑的“实体”与“室外”活动场地之间,创造一个半室外半室内的国度空间,树木和穿插其中的走道、楼梯、平台在这个空间里“自由”穿越,让小朋友们可以身处其中,用自己的身体,感知这个建筑空间的变化,感知自然的植物与空气。
主体建筑设计简洁并高效,通过曲折的户外走廊、楼梯、平台增加建筑的趣味性,独特性,更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在不同的空间高度去置身于这个“森林”之中,创造了不一般的建筑体验。合作设计:日本萬谷设计,广州竖梁社
时间:2012
地点:广州
设计阶段:建成
建筑类型:改造 办公 商业
国际单位是一个旧建筑改造项目,以办公空间为主,综合了文化展览、商业零售、餐饮娱乐等功能的低密度花园式社区。原建筑群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工业厂房,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项目的最大挑战是面对二十多栋2-4层的工业厂房,如何从整体上的规划分区,根据不同的建筑功能,及不同建筑的自身特点作出恰如其分的改造。
时间:2011
地点:佛山顺德
设计阶段:方案设计
建筑类型:居住
珠三角地区的村落建筑,基本上是一种被称之为“农民房”的多层混凝土结构的房屋,每栋占地约在60-100平方米之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当地人把他们的村屋新建或改造成出租屋。但这些建设多是自发性或无意识的,居住环境往往不佳,包括基本的卫生设施、建筑空间的利用、采光通风、安全防范、建筑管理等方面均欠考虑。本项目是在如何积极应对以上问题的一种尝试。庭院空间的引入成功提升了房间的采光通风条件,精心安排的套型设计,提升了居住环境及空间使用效率。
时间:2015
地点:广东英德市
设计阶段:建成
建筑类型:旅游 公益
油菜花田中的观景平台是赖屋竹廊项目的配套设施,为了能让游客更能亲近油菜花,LTA建议村小组在田中制作四个简易观景平台,在平台上设置白色纱布予以一定程度的围合,并设油灯于其中,夜间,犹如数个灯笼漂浮与田野之中,与亲朋好友把酒言欢,置身于花海之中,其乐趣可知也。